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8节(1 / 2)





  萧煜是在拼命推动着所有事情回归本途。

  音晚正沉思,院子里传进亢亮的嗓音:“太香了,我又饿了。”

  音晚笑了笑,吩咐宫女把汤饼盛出来,拉着雪儿的手往外走。

  伯暄脚踩紫缎地兰花小靴,身穿红绸滚金缎袍,似一朵红彤彤的云飘进来,被萧煜厉眸一扫,忙擦干口水,规规矩矩地冲他行礼。

  今夜天色空净,月光皎皎似水,洒落在庭院里,映亮了桂花飘簌,渠水潺湲,景致甚是幽妙。

  荣姑姑请过君意,命人把杯盘碗碟摆在院中的石桌上,往石凳上放蜀锦团垫,引他们来院中用膳。

  萧煜坐在石凳上,冷睨了一眼伯暄,道:“宫人都是怎么教你规矩的?这么久了,连点长进都没有。你今年已经十一岁了,不是小孩子,凡事得入心,得知道勤勉。”

  伯暄讷讷应着,一抬头,看见音晚领着个小姑娘出来,像见着救星似的,忙道:“参见母后,母后快来坐。”

  萧煜训斥人的声音那么大,音晚自然是都听见了。她瞧伯暄那可怜样儿,想说几句情,但又想到,萧煜说得其实也有道理,他不是寻常人,是要承继大统的,将来身系社稷,断不能像孩子似的顽劣庸碌。都说慈母多败儿,更何况还不是自己的儿,且得避嫌,不能败了别人的儿。

  因而她只一笑:“雪儿说饿了,便随意做了些吃食,想你夜夜苦读,又是正长个儿的时候,就算用了晚膳,这个时辰也该饿了,所以就把你叫来了,也不知合不合你的胃口。”

  伯暄虽在学问上有些笨拙,但哄人开心与撒娇却是天赋异禀,他凑到跟前,嘻嘻笑道:“只要是母后做的,一定合儿臣的胃口。”

  他见音晚领着雪儿坐下,弯了腰也想坐,却又惧怕萧煜,半弯不弯地偷偷看他。

  萧煜脸色沉暗,一副怒其不争气的模样,但看了看音晚和雪儿,把怒气摁下去,道:“你坐,先吃饭,吃完了朕要考你功课。”

  伯暄登时瞠目,霜打茄子似的坐下。

  他吸溜了几块汤饼,边嚼边说:“他们都说我不像父皇的儿子,父皇自小天赋卓绝,凡经史子集,过目即诵,我却要背许久。”

  这话一出,音晚就暗道不妙。

  萧煜果然把刚提起的筷著扣到石桌上,怒道:“这是哪个不懂规矩再胡说八道,该剪了舌头赶出宫去!”

  伯暄端碗的手抖了抖,溅出几滴汤汁,怯怯地低下头,不敢再多言语了。

  萧煜目光沉凝,把望春唤到跟前,低声:“去查……”

  院中气氛骤然冷下来,雪儿目中含惧,悄悄看音晚,音晚冲她摇摇头。

  望春一脸冷肃地领命而去,恰与太医擦肩而过。

  太医背着药箱步履匆匆而至,忙不迭朝萧煜揖礼,萧煜道:“平身,给皇后诊脉。”

  紫引上前往音晚腕上铺了层白绸。

  太医搭脉观色,又问:“娘娘近来可会有眩晕之症?”

  音晚点头:“有。”

  太医低头忖了忖,道:“没什么大碍,还是气血两虚,积郁致结,娘娘凡事要放宽心,按时用膳,臣再开几副安眠的药,睡前饮。还有……”

  他神色古怪地偷觑萧煜,凑到他跟前,低声道:“娘娘身子骨弱,陛下需得怜惜,床榻间要有些节制。”

  萧煜还未说什么,音晚的脸腾得红了,忙去捂雪儿的耳朵。

  雪儿却压根没听懂,一双大眼炯炯,眨巴眨巴看她。

  伯暄更是个没心没肺的,叼着快雪白汤饼,傻愣愣看向音晚,瞧见她不围着自己坐,却对那陌生小姑娘无比亲昵,感觉到被冷落,面露不悦。

  萧煜沉默片刻,朝太医道:“好,你去开药吧。”

  太医领命而去,刚走没几步,就被疾疾奔来的身影撞上,险些歪倒。

  望春气喘吁吁,顾不得御前礼仪,颇为激动地看了一眼音晚,跪在萧煜身前,道:“陛下,兰亭公子找到了。”

  第49章 晚晚,我们要个孩子吧

  自打善阳帝驾崩, 穆罕尔王就回了突厥,继续侍奉他的云图可汗。

  这些年大周同突厥关系紧张,多有摩擦, 但终归没闹出什么大乱子。一来, 善阳帝软弱, 掣于外戚,不想大动兵戈,到最后都是破财免灾,保全颜面为上。二来, 云图可汗老了, 后继无人, 突厥内部面对分裂,自然不想也无力倾国大战。

  便是这样,维持着微妙的平衡, 直到萧煜登基。

  萧煜登基不出三个月,突厥骑兵便在大周边境吃了瘪。往日他们嚣张惯了, 只骑着宝马拿着弯刀去骚扰一圈, 掠些附近周民的粮食鸡鸭回去, 戍边的将领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但这回不同,萧煜下了严旨,若胆敢让突厥骑兵越边境一寸,扰民一户,守关将领立斩不赦。

  那些边将怕丢了性命,不敢怠慢, 硬着头皮拿出快生锈了刀迎敌,倒也把犯境的突厥打退了。

  如今,草原上皆知新帝手腕强硬, 不可等闲视之。

  云图可汗深受新崛起的耶勒可汗威胁,担心大权旁落,暂且咽下杀子之仇,咬着牙与大周新帝交好,特派了穆罕尔王再次来使大周。

  那穆罕尔王不是空手来的,而是带着见面礼。

  见面礼就是失踪数月的谢兰亭。

  谢兰亭在小别山被胡商救起,起先昏迷不醒,胡商有心送他回家,却问不出他家的地址,他当时伤得那般重,又不能把他扔下,便只有带着他顺北方廊道一路西行。谁知半路遇上突厥来袭,胡商是胡人,又不是大周子民,边关将领惯会钻圣旨的空子,也不管他们,任由他们被突厥人掳走。

  谢兰亭在突厥住了将近六个月,中间听闻帝都巨变,料想父亲和妹妹为找他该急坏了,说不定还会以为他死了,自是归心似箭的。

  但他同胡商一起做了突厥的阶下囚、马前奴,被看管得严实,别说逃,就是往外递信都做不到。

  他经了一场兵变,受了一番算计,鬼门关走了一遭,人也成熟许多,深知身份一旦暴露,突厥人必会用他来威胁父亲和妹妹,便只有先蛰伏下来,伺机而动。

  蛰伏了小半年,恰遇耶勒可汗带兵突袭奴役他的突厥部落,把他救了下来,交给了穆罕尔王,让穆罕尔王带他回长安。